2022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沪开幕




9月1日,以“智联世界 元生无界”为主题的2022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大会集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和元宇宙技术的进化,为人们带来了感受虚实融合“元”体验的绝佳机遇。
为期3天的大会汇聚国内外嘉宾500余位,其中图灵奖得主4位,诺贝尔奖、菲尔兹奖、马尔奖得主各1位,国内外院士80余位、高校校长20余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吴金城在闭幕式上表示,本届大会举办121场线上线下活动,浦江两岸多地协同,海内海外同频共振。与往届相比,观众参与度更高、传播覆盖面更广、行业影响力更大。论坛覆盖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法治伦理和生态建设四大领域,涉及30多个专业方向,包含AI+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当前人工智能全球热点议题。在线观看总人次突破6.38亿。
一位工作人员(左)向参观者介绍一款智能文字识别AI系统对青铜鼎铭文的识别展示
开幕式现场,百度AI数字人希加加使用AI作画助手文心·一格,通过文字描述,自动创作了“万家灯火的梦境陆家嘴”“独具韵味的水墨弄堂”“外滩游船”“印象生煎”等图片作品。其中,画作“印象生煎”突出了上海特色小吃生煎包的焦黄色泽,融合了梵高、莫奈等艺术家的多种绘画风格,令人垂涎欲滴。
开幕式线上线下相结合,以视频连线、成果发布等形式进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执行干事邹刺勇以及国际著名行业机构和科学家代表分别致辞??皇缴戏⒉剂?ldquo;智赋百景”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2022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评选结果以及元宇宙重大场景。
其实,人工智能作画的能力属于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内容的一种,是人工智能在过去一年中技术进展的代表之一。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介绍,其背后依托的是预训练大模型技术,随着人工智能从图文的理解走向内容的自主生成,现有的内容生产模式将可能被逐渐改变,实现以十分之一的成本、千百倍的生产速度,创造出有独特价值和独立视角的内容。
数字工具支撑起了虚实两界的“穿越”,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拥有现实物理世界的“克隆”。走进元宇宙展区,观众只需摘下口罩,面对摄像设备,即可看到大屏幕上的“超写实孪生数字人”正跟随自己的表情变化而产生眨眼、摇头、张嘴等实时变化。而影眸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生成这种超写实的数字人,只用了短短3—5天的时间。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项自主研发的建立在超高精度扫描基础上的AI驱动高精度数字人脸模型生成系统,可以基于微米级别面部扫描全流程自动化输出高精度的数字人脸模型,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
被称为人工智能界“奥斯卡”的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SAIL奖)评选结果发布;16家企业首发新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白皮书》《元宇宙安全发展上海倡议(2022)》等18份报告发布;AI科技人才全球云聘会启动,600余家企业发布1万余个岗位需求,搭建全球人才互动平台……
闭幕式上,25个上海人工智能代表性产业项目签约,总投资近150亿元;十亿新赛道子基金募资启动,百亿信贷创新支持工具发布;此外,快手上海研发中心、幻身科技VR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清博智能元宇宙研究院等项目将聚焦元宇宙平台建设,加速产业创新。
自2018年以来,上海连续举办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会兴业、以会引智、以会聚才”效果显著,不仅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百余个重大应用场景示范赋能,而且大批人工智能人才聚集上海、地方立法先行探索,上海人工智能形成良好发展生态。
大会期间还将推出大会五周年特色活动、项目路演和投融资对接会等活动,打造智能高效办会管理系统、共创分享智能应用场景等,充分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推动人工智能生态建设。